Episodes

Wednesday May 17, 2023
法眼中的光明
Wednesday May 17, 2023
Wednesday May 17, 2023
「老、病、死、怨憎會、愛別離、求不得」是什麼?這些其實都是「生之因緣的種種表現與遷流」。如果人們不清楚是「生之因緣的表現與遷流」,不免會希望不要有老、病、死、怨憎會、愛別離、求不得。如此,當人們面對現實人生,就會因為迷惑而產生不合實際的期待與需求,「不合實際的期待與需求」必定難以實現,活在現實的人生當中必會焦慮、擔憂與苦悶。

Wednesday May 10, 2023
努力分享,自然就會幸福!
Wednesday May 10, 2023
Wednesday May 10, 2023
努力就很滿足,分享就很美好,認真本身,其實就是美好的人生,如此,就很幸福平安,何必「應該」什麽呢?懂得生命的重點在於過程,那麼你的生活本身就會很幸福,不活在負擔、責任和不開心的心境裏,而是努力地與在乎的人分享生命的歷程。
※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

Wednesday May 03, 2023
學佛之人,我們選擇相信什麼?
Wednesday May 03, 2023
Wednesday May 03, 2023
一個人的行為是在影響中的呈現,會隨著因緣而有所不同,學習佛法的人,不是選擇相信誰或不相信誰。五陰因緣生,緣生法無常、緣生法非我,本來就不是你可以相信或不相信,也無法以一種固定不變的態度去面對它。我們要相信的是「正念所開啟之正道的因緣」,若不如此,在生活中我們將可能遭受挫折或錯過許多可貴的事情。

Wednesday Apr 26, 2023
人生成功的兩個重要關鍵能力
Wednesday Apr 26, 2023
Wednesday Apr 26, 2023
人一生中能不能成功,追根究柢關係到一個人的精神,主要表現在兩件事情上: 自我克制的能力及自我督促的能力。這兩種能力就像剪刀的兩片鋒利刀刃,一輩子跟著你,在任何狀況下,喀嚓喀嚓開合切剪,就訂定了你的一生。因此,自制力及自我督促的能力是體現人生往良好方向前進的重要因素。
※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

Wednesday Apr 19, 2023
良善耕耘生命與生命的關係
Wednesday Apr 19, 2023
Wednesday Apr 19, 2023
生活中無論我們想做什麼、想改變什麼,都必須務實地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術,培養處理相關事務的能力。除此之外,因為社會上所有的學問、專業技術之類的謀生技巧,都是用在生命與生命之間,因此,學習因緣法的人必須謹記,除了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之外,更要良好的經營生命與生命的關係!社會上所需要的技能與知識日新月異,在我們這一生這一世,都可能隨著人事的轉變、科技的進步,不斷的推陳出新,但是人際關係會形成一個趨勢,貫串我們的多生多世,不能不慎重以對。

Wednesday Apr 12, 2023
人生美好就在現在經歷中
Wednesday Apr 12, 2023
Wednesday Apr 12, 2023
人若抱持完美理想和期待,便會有太多的不滿,而忽略了自己正在經歷什麼,於是,待人接物、親子關係、夫妻關係等即變得緊張不已。做人做事得面對現實,這最實在、最長久。人生美好不在於它完美,人生美好就在現在經歷中,且在經歷中我們珍惜彼此,此乃人間無價金剛鑽也!

Wednesday Apr 05, 2023
如何面對身邊的五類人(下)
Wednesday Apr 05, 2023
Wednesday Apr 05, 2023
我們與人相處時,沒辦法絕對的將身邊的人區分歸類,但卻可以分辨出自己遇到的是哪一類的經驗。生活是變動的,當面臨各類的經驗時,我們要懂得分辨並隨機應變去調整或取捨。人生真的有限,不要把時間和精力,放在明知沒有用的地方。這也是為什麼佛法一直教導我們:行正道,遠離不正道;親近善知識、善伴黨、善隨從,遠離惡知識、惡伴黨、惡隨從。
※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

Wednesday Mar 29, 2023
如何面對身邊的五類人(中)
Wednesday Mar 29, 2023
Wednesday Mar 29, 2023
在我們身邊常出現的五類人中,第四類人缺乏自信與安全感,內心充滿焦慮徬徨以及負面的猜忌,他們的道德沒有問題,而是感情有問題。第四類人有一個明顯的特徵:對自己或別人帶著完美的期待與要求。他們不容易支持、認同別人,即便認同、支持了某人或某事,也不會支持太久。這種人難以長久相處,他只會是我們人生裏的短暫流星!
第五類人,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與害處,若是對他們有好處,他們都有興趣;反之,只要對他們沒好處,他們也懶得理。這類型的人不會真正的支持誰,也不會真正的反對誰,他們純粹以自身利益多寡作為考量。因此,我們不要把自身的感情和心思放在這類人士上,因為不管你是誰,他們根本不在乎!
※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

Wednesday Mar 22, 2023
如何面對身邊的五類人(上)
Wednesday Mar 22, 2023
Wednesday Mar 22, 2023
在我們一生裏,會遇到許多不同類型的人,比較常見的有五種類型,本集節目先介紹前三類人:
第一類人,是想法、作法、利害、立場及需要和我們相近的人;
第二類人,是想法、做法、利害、需要及立場都和我們相反的人;
第三類人,是實事求是、實際求是的人。
價值、理念與我們相近,願意支持我們的第一類人,以及實事求是的第三類人,這兩類人我們要好好的珍惜,他們會為我們的生命加分,幫助我們正向發展。至於第二類中那些只要意見和他不同便反對的人,以及第一類中少數會忌妒你的人,我們千萬不要掛念,最好和他們保持距離,因為他們肯定會讓我們的生命減分。
※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

Wednesday Mar 15, 2023
面對困難,穩住現在
Wednesday Mar 15, 2023
Wednesday Mar 15, 2023
人間的苦難,自古從未停息,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,有些人希望能夠永遠不要遇到,但現實卻往往不如人意,當我們在面對實際人生時,該用什麼心態與做法去面對,才是最務實的呢? 世尊不僅開示我們面對苦難的心態,也指導我們應有的作為,不是悲痛或是無視就能解決問題,而是務實實際去付出我們所能做的、應當做的,並且努力去做,之後没有遺憾。更不是一昧的抱怨或祈求,也不是事不關己的作為。在因緣、緣生的現實人生,沒有任何人是孤單的,「孤獨」只是一種心情。面對現實人生的苦難,我們絕不孤單,讓我們「慈悲眾生、團結自強」,一起度過挑戰,迎向光明、息苦的人生。
。